“红配绿” :福清一都镇找到全域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幼儿教育 5年前 阅读:42800 评论:0

“红配绿” :一都镇找到全域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福清一都镇东关寨依山势而建。记者 邹家骅摄

  福州新闻网9月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叶欣童 通讯员 黄金彪)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日前,福清市一都镇闽中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旧址迎来了一批前来接受党性教育的党员干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整齐地摆放在纪念馆内,记录着这里发生过的革命故事。

  一都镇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绿色生态环境,二者相加,将把一都打造成特色鲜明、产品丰富、链条完整的全域旅游集镇。

  薪火相传 讲好老区革命故事

  一都镇是福清的革命老区镇,全镇6个行政村有5个是老区基点村。其中普礼村罗汉里自然村由于地处深山之中,树高林密、坡陡路滑,适合进行革命游击斗争。

  1935年,福清中心县委在罗汉里开辟了游击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闽中特委,组建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依靠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这标志着闽中游击战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一都镇不断加大对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旧址的保护修缮力度,累计投入约1500万元,修复了双福寺,并修建了纪念碑、红军亭、红军楼、红军学校,布置了革命历史纪念馆。目前,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旧址已成为集红色革命教育、党建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此外,闽中游击队革命历史展馆、共享共建荣誉墙,2公里沿溪红军栈道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今年底对外开放。

  不断探索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在海洋文化浓厚的人口大市福清,群山环绕的一都镇“九山半水半分田”。对此,一都镇党委政府坚决兑现“不落下一个老区群众”的承诺,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都探索乡村发展的新途径。

  “上世纪80年代末,枇杷作为一都的脱贫产业,被大规模从外地引进。后来,镇里把科技兴果作为重点,引进了‘解放钟’‘大红袍’等12个优良品种,经过不断研究改造,一都枇杷声名远播,不少村民因枇杷而成功脱贫。”一都镇政府工作人员陈清告诉记者,近两年,一都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枇杷文化节,不仅为一都镇聚集了大量人气,还拓宽了枇杷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镇水果种植面积6万多亩,种有枇杷、脐橙、橄榄、百香果等,其中枇杷每年产量约3万吨,产值可达4.28亿元。今年7月,一都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厚积薄发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新时代,新面貌。老区一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正以新面貌踏上新征程。

  “过去一都镇旅游产业主要靠原生态风光,如今一都正在以人文视角深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古建筑文化等。”陈清介绍,全镇7个村(居)个个有产品、有特色,将一都打造成特色鲜明、产品丰富、链条完整的全域旅游集镇。

  陈清表示,福清市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耗时2年,开展东关寨修缮及周边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尽量使用与古寨修建时相同的材料,枪孔、注水孔、跑马道等古寨特色都保持原貌,最大限度还原古寨本身面貌。

  “未来,我们将会以东关寨为龙头,把古驿道与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旧址、状元厝、后溪漂流等串联起来,发挥红色领航的作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陈清说,日前一都状元文化街区已动建,一期工程将在年底完工,届时将重现唐宋古镇风采。

http://fz.fjsen.com/2019-09/04/content_22679940.ht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