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3点半难题”还是要靠学校做好课后服务

新闻资讯 3年前 阅读:15728 评论:0

  来论

  教育部6月22日遴选公布了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同时下发通知要求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事实上,早在2017年2月,教育部即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学生家长自愿原则,普遍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继而,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以政府统筹规划、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鼓励、支持学校利用场所、师资和设备优势,为中小学生组织普惠性的课后服务。

  实践表明,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基于此,2017年9月,全国建立了34个“课后服务示范点”,让中小学生享受到免费的课后服务,可以说是破解“3点半难题”的一剂良方,更是公共服务的一个样本。特别是,教育部此次遴选公布了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同时要求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不早于下班后半小时。

  不可否认,所谓的“三点半难题”,归根结底,还是部分地方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学校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落实义务教育法,不仅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责任,地方政府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到课后服务,过去有的学校“收费”也好,有的教师“有偿”也罢,或是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提供课后服务,将学生推向社会托管机构,均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建立“课后服务示范点”,评选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实行课后服务全覆盖,服务费用由政府买单,倡导广大教师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让中小学生免费享受课后服务,能有效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换言之,课后服务“定时间”,更需“定标准”。首先,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同时,在保证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的基础上,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可以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特别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汪昌莲

  https://www.sohu.com/a/473739773_161795?scm=1002.280027.3db.PC_CHANNEL_FEED&spm=smpc.ch25.fd-news.27.1624507687381QcvzRPX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