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减量倒逼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新闻资讯 3年前 阅读:14542 评论:0

  在“双减”减轻作业负担的政策之下,这几天,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课后作业确实减轻了。与此同时,作业减量也倒逼教师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事实上,在控制好作业总量的同时,作业减量令课堂改革转型迫在眉睫。教师们一方面设计更科学合理的作业,另一方面,减轻孩子们的作业负担也在倒逼教师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布置思考题

  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小学阶段的作业量相对好控制。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初中教师在作业减负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更多。

  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语文老师徐鑫(化名)表示,孩子面临中考,一些知识点的巩固是必要的。比如,字音、字形,需要通过做题才能提升熟练度。“可能只看一遍,孩子们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但是换了一个语境,学生又不会了。”目前,学校要求中考科目的作业总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这让徐鑫觉得“力不从心”,“分到语文科目上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布置了基础题,就不能布置阅读或作文;布置了阅读或作文,学生可能一道题都做不完。一到考试,漏洞百出。”

  徐鑫补充说,她希望学生在完成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维的训练。但难点往往在于,学生连基础都掌握不好,思维的训练存在困难,“就好比学生字词都不会写,他能去写作文吗?”

  该校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也表示,半小时的时间,学生有时一道大题都做不完,“就只能跟其他科目老师协商,比如今天留数学作业,明天再留语文作业。”

  上述教师表示,老师布置作业受限,但教学难度、中考难度没有下降,而进入好高中的名额有限,“有时会比较无奈,特别是在学生考试卷子出来的时候,觉得学生如果平时多练习几次,这个知识点就不会再扣分了。”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语文老师刘梦(化名)告诉记者,目前,她和其他的学科教师对待作业非常谨慎,绝对不可能超出每天90分钟的作业总量。“我们要求年级作业统一,每天年级组长都会到各班去问作业布置的情况,注明每一项作业的时间,做一个作业排表。”为了更了解自己的作业时长,刘梦有时也会问问学生的意见,“这些作业你们要做多久啊?”

  刘梦表示,要求作业减量后,以她的学科为例,作业时间一下子缩短为原来的近四分之一,“原来练习册一天的量,现在我们要拆成三至四天完成。”

  刘梦说,作业减负后,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由于现在不能让家长签字、判作业,也不能让学生自己对照答案批改作业,所以,老师要更加提高课堂效率。拿她来说,她需要对课堂进度做一些调整,详讲一些、略讲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就不讲了。但是,她也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在生活中思考。”

赵银苹会在课堂引入小道具吸引孩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受访者供图

  赵银苹会在课堂引入小道具吸引孩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受访者供图  课堂互动游戏吸引孩子课堂注意力

  一个写着汉字的灯笼在转,转到哪个字大家就把它大声念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写着彩色边的字卡,老师喊到哪个字就举起来,大家在我说你举的游戏中趣味识字……为让二年级的小家伙们爱上语文课,赵银苹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的“小花招”,她认为,把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果,锻炼学习习惯,比课后反复机械性书写要好得多。

  赵银苹是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二年级班主任,一名语文老师。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们被要求压减孩子的作业量,作业减少了,对她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赵银苹说,早在政策实行之前,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做教学质量上的改革。她是朝阳区语文教研中心组的成员,她掌握的这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的先进教育方法,很多都是从一些精品课堂上观摩来的。“教研员从一年级就开始告诉我们,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在备课和教材分析时,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

  此外,赵银苹也调整了作业的时间,一些生字、词语的书写她会直接在课堂上让大家完成。“精讲后马上就练,可以提高孩子的正确率,正确率提上来了,下课做得就少。”赵银苹介绍,目前布置的叫做“分层作业”,如学完、写完两行词语后,听写全对的孩子无须再写,可以尽享阅读,减少了全对孩子的重复性作业负担。对于落后一点的孩子,会让他再做巩固。“我们还有‘免写章’这种奖励措施,如果学生观察到位,书写得和范字一样,就可以获得免写章。”

  为增加课程实效性,赵银苹还会让孩子们自己对字词设计谜语,让其他学生猜字;在《小猴子下山》《狐狸分奶酪》这种有小动物的课堂上,她还会让学生们戴动物面具表演。“这种教具很方便,网上就可以买到。”不过也有麻烦的时候,比如小灯笼这种教具,就得自己做,在家里,她还会发动老公来一起制作灯笼,剪纸、粘贴、写字,两个人有时候会忙活一两个小时。“他手挺巧,也乐意做,可能是觉得有机会参与到教书育人中了吧。”赵银苹笑着说。

  不过,不是每节课都是这种模式,赵银苹认为,孩子们日常的学习中还是更应该抓住课本,阅读、学习,培养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老师们会定期开设组内研究课,通过课例的呈现研究如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https://edu.sina.com.cn/zxx/2021-09-13/doc-iktzscyx3953761.s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文章排行